輸入
清华大学蔵戦国竹简(拾贰)(全2)
輸入
清华大学蔵戦国竹简(拾贰)(全2)
- 出版社
- 中西书局
- 出版年月日
- 2022.10
- 価格
- \35,750
- ページ数
- 208
- ISBN番号
- 9787547519691
- 説明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贰)》整理报告收录了一篇长篇战国竹书《参不韦》,主要内容是作为天帝使者的参不韦对夏代开国君主夏启的训诫,训诫的核心内容是“五刑则”,即五则、五行、五音、五色、五味,从而指导夏启设官建邦、修明刑罚、祭祀祝祷、治国理政。
这篇竹书共124支简,内容完整,总字数近3000字。这是继清华简《系年》《五纪》之后,整理公布的又一篇超百支简的长篇竹书,是前所未见的先秦佚籍,对于研究先秦时期的思想、官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简文通篇为参不韦对夏启的训诫。参不韦,即“三不违”,不见于文献记载,其身份为天帝的使者,受天帝的委派来指导夏启治理国家。启是大禹的儿子,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第一位君主。简文通过拟托参不韦向夏启传授天帝之命的形式,陈述作者对人君建邦治政的理念。简文以远古洪水泛滥、导致天下混乱开篇,与《尚书·洪范》和清华简《五纪》类似。天帝于是创制“五刑则”来治理洪水“五刑则”的顺利实行,成功抑制了洪水。天帝因而命令参不韦将“五刑则”授予夏启,指导其治理邦家。
“五刑则”是《参不韦》的核心思想,其具体内容包括五则、五行、五音、五色、五味等五个方面,其中,五则又称“五德”,即礼、义、爱、仁、忠,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五色即青、赤、白、黑、黄,五味即苦、甘、酸、咸、辛,属于战国时期流行的阴阳五行思想。
《参不韦》论述“五刑则”的重点在于将其与职官系统相配,并具体规定了每个职官的职责,以此来指导夏启治理国政。如简文以“五行”与职官“司工、司马、征徒”相配“征徒”一职未见于传世文献记载,据简文可知,其对应文献的“司徒”,这丰富了我们对先秦官制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