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
煮海成聚 明清灶户与滨海社会建构
輸入
煮海成聚 明清灶户与滨海社会建构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月日
- 2023.06
- 価格
- ¥6,853
- ISBN番号
- 9787522805955
- 説明
- 本书稿利用东南沿海地区(即明清时期两淮、两浙、福建、广东四大盐产区)灶户的族谱、碑刻、契约、账簿、科仪书等资料,结合其他史料,在承认各盐场之间制度及实践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以盐场为个案,由户籍户役和社会组织入手,深入研究灶户以及灶户地区的社会运作机制和过程,分析明清灶户及其所在的东南沿海地区历史变迁的内在逻辑。本书稿集中研究灶户,揭示以灶户为视角的明清东南沿海社会变迁,共七章。第一章导言,提出本研究从民间文献出发重写盐场历史的思路,并以具体案例展示民间文献在重写盐场历史的重要性。第二章基于自然与社会关系观察盐场与环境,探讨作为自然的环境与作为国家建置的盐场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海岸线的东迁、生产技术、捍海堤防的建立之间的关系,以及海水浓度、盐场建置和灶户管理、资本运作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把握“长时段”中环境与盐场变迁的复杂性。第三章考察在环境因素的限定之下,明清王朝国家的盐场设置及其为管理盐场而进行的户籍编佥、户役编派,分析明初灶应灶役、民当民差,即“区分民灶”的户役局面如何逐渐演变为“民灶不分”的状况及其演变的逻辑。第四章从国家角度看盐场的组织与运作,具体考察了国家管理盐场的行政、财政机构及其对应的盐场组织的演变,分析盐场管理体制实现由垂直化到属地化的演变过程及其对盐场地区组织与运作的影响。第五章考察在盐场户役制度、盐场管理体系演变之后,盐场地区百姓如何利用新的盐场制度,形成超越盐场的社会组织,分析盐场地区以宗族为代表的民间组织兴起及其在财政、地方管理、地方社会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第六章进一步分析伴随着灶户生产生活以及社会组织的转变,以地方社会动乱、地区经济形态变化而带来的盐场地区整体变迁过程。第七章结合民间文献的解读,对明清盐场灶户户籍户役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作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