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書店

輸入

尚书正义(全2)

尚书正义(全2)

輸入

尚书正义(全2)

著者
(唐)孔颖达等正义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编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月日
2025.05
価格
¥12,144
ISBN番号
9787301361375
在庫
お問い合わせください
説明
《尚书》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上古历史和部分追述古代史事著作的文献汇编。春秋末期经孔子整理选编,作为教育弟子的教材,后遇秦火而损逸。西汉惠帝时除挟书之令,散落民间的各种《尚书》残本相继岀现,如伏生二十八篇《尚书》今文本、河间献王本、孔壁本、张霸本、中秘本、杜林本等等。其中孔壁本经孔安国整理,成为隶古定本,是《尚书》的一个重要传本,为古文《尚书》,与伏生今文本《尚书》有明显差别。东汉时期贾逵、马融、郑玄三位经学大师遍注群经,今古兼通,包括为古文《尚书》作注,使其成为显学,今古文经学出现合流的趋势。东晋时,豫章内史梅赜献《孔传古文尚书》,这部书从梁朝开始流行,北朝学者刘炫、刘焯为其作疏。唐太宗时考订五经,用刘炫编定的《孔传古文尚书》为底本,使梅赜《尚书》取得正统地位。孔颖达编定的《尚书正义》即以此为标准本,从此梅赜《孔传古文尚书》成为唯一传本。孔颖达领衔编撰的《五经正义》,虽然在当时就受到一些人的批评,其中的《尚书正义》也不例外。尽管如此,在历代学者为《尚书》做出的注本中,《尚书正义》仍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学术价值。《尚书正义》为孔颖达对唐以前诸家《尚书》注释的整理与阐发,保存了大量的汉晋古注,而这些古注基本上是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完整注本,因此尤显珍贵。孔颖达(五七四.六四八),字仲达,冀州衡水人。颖达八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唐太宗平王世充,引爲秦府文学馆学士。武德九年(六二六),擢授国子博士。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六年(六三二),累除国子司业。岁余,迁太子右庶子,仍兼国子司业。又与魏征撰成《隋史》,加位散骑常侍。与顔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等诸儒受诏撰定五经义训,凡一百八十卷,名曰《五经正义》。十七年,以年老致仕。二十二年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謚曰宪。《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八、《旧唐书》卷七十三有传。此次校点,以《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尚书正义》为底本,以中华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缩印阮刻《十三经注疏》本《尚书正义》(附《校勘记》,简称“阮刻本”)、《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日本覆印宋本《尚书正义》(简称“宋单疏本”)为校本。作为《儒藏》“精华编选刊”之一,本书重新排版,对“精华编”版的目录进行了调整和统一,对多条校勘记进行了统一和修订,更正了多处标点用法,质量有进一步的提升。